最高法出臺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懲處嚴重侵權行為!
近年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逐漸增多,為依法懲處嚴重侵害知識產權行為,阻遏侵權并充分補償權利人,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對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范圍、故意和情節嚴重的認定、計算基數和倍數的確定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針對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可能涉及的熱點問題,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知識產權庭)的法官作了解答。
Q:
為什么要在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
A:
引入和落實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是新發展理念內在要求,有利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動力。針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造成侵權后果比較嚴重的行為,一般的侵權賠償不能及時有效地遏制、制止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發生,不能完全彌補權利人的損失,因此應適用懲罰性賠償。該制度通過超出實際損失額的高額賠償,來真正使行為人通過賠償付出較高的成本和代價,從而能夠起到遏制侵權行為的作用。
Q:
法院可否在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主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
A:
當事人未申請,法院不可以主動適用該制度。懲罰性賠償作為對被侵權人的損害賠償,本質上仍然是侵權賠償請求權的一種,屬于被侵權人的權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因此懲罰性賠償必須由原告提起,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適用該制度。根據《解釋》的規定,原告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應當在起訴時明確賠償數額、計算方式以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不能籠統請求予以懲罰性賠償,否則屬于訴訟請求不明確的情形。
Q:
如何認定侵害知識產權的故意?
A:
懲罰故意是適用懲罰性賠償的主觀要件。懲罰性賠償作為對侵權人的加重處罰,對侵權行為的主觀過錯程度要求更高,僅針對故意,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等同于惡意。《解釋》中規定,對于侵害知識產權故意的認定,人民法院應當綜合考慮被侵害知識產權客體類型、權利狀態和相關產品知名度、被告與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之間的關系等因素。
例如惡意仿冒、假冒他人知名商標的搭便車、傍名牌行為,侵權人明知他人知名商標而仿冒,攫取他人商譽,搶占市場份額,就有可能被認定為具有侵害知識產權的故意。
Q:
哪些情形屬于侵害知識產權情節嚴重?
A:
情節嚴重也是適用懲罰性賠償的客觀要件之一,主要針對的是侵權行為及損害后果等客觀方面。根據《解釋》,對于侵害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認定,人民法院應當綜合考慮侵權手段、次數,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地域范圍、規模、后果,侵權人在訴訟中的行為等因素。
情節嚴重主要包括:因侵權被行政處罰或者法院裁判承擔責任后,再次實施相同或者類似侵權行為;以侵害知識產權為業;偽造、毀壞或者隱匿侵權證據;拒不履行保全裁定;侵權獲利或者權利人受損巨大;侵權行為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人身健康及其他可以認定為情節嚴重的情形。
據了解,2023年深圳法院緊扣中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和首批授權事項清單任務的要求,全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領域的改革創新。包括率先制定全國首個《關于知識產權民事侵權糾紛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指導意見》,適用懲罰性賠償判決各類案件已超億元。
商標侵權案例精選:
深圳中院知識產權庭法官黃瑜瑜介紹,在維沃公司訴優品通公司等“vivo”商標侵權案的判決中,就適用了懲罰性賠償:
“vivo這個商標知名度是很高的,被告的注冊商標是vivi,vivi的這個注冊商標字體是很粗的,但是它在被訴侵權商標的使用時,是模仿vivo那個比較細的線條,攀附的故意是很明顯的;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被告的vivi這個注冊商標是沒有在手機類商品的核定使用范圍的,所以一審法院直接適用了倍數法則,在侵權獲利的基礎上乘以三倍,進行了懲罰性賠償。”
判決內容顯示,該案中優品通公司被判賠償維沃公司經濟損失103.5萬元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10萬元,華唐迪訊公司被判賠償維沃公司經濟損失20萬元、支付維權合理開支2.6萬元。
此案相關閱讀:
vivo起訴vivi商標侵權,獲賠123.5萬元!
如今,各地法院方面對“蹭名牌”的懲罰性賠償力度已不斷加大:
百度起訴百度烤肉,獲賠100萬;體育品牌FILA起訴GFLA杰飛樂,獲賠832萬;方太廚具起訴方太家居,獲賠100萬;小米科技起訴廣州小米生活,判罰5000萬判罰5000萬;樂高起訴山寨樂拼,獲賠超3000萬樂拼山寨樂高,300萬改判3000萬……
專利侵權案例精選:
在審理大疆公司訴飛米公司等中國外觀專利金獎“云臺相機”專利侵權糾紛中,深圳法院在全國首例采取“先行判決+訴訟禁令”的探索。深圳中院知識產權庭法官鐘小凱介紹:
“如果按正常的審判流程來,這個專利案件要審至少要一兩年,如果通過先行判決的方式,先把它的專利侵權事實固定下來,我們可以更快地提供專利的保護,另外一個關于臨時禁令,因為如果你給它發臨時禁令的話,大疆公司這個專利產品的市場很快就被別人侵占了,就是贏了官司輸了市場,主要是防止這個問題。”
此外,深圳法院還審理了全國首例認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構成作品、全國首例認定開發、運營虛假微信截圖生成軟件構成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等,以規范互聯網空間治理。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胡志光表示,深圳要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確立中國的裁判規則,這個規則不僅是與深圳互聯網信息發展相匹配的數字知識產權權益保護制度,也是通過懲罰性賠償建立對基礎發明或者核心技術的特別保護。
圖源 Pixabay
總之,知識產權侵權不可輕視。而在對知識產權侵權與犯罪的研究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關于數額的認定,數額的多少是承擔不同法律責任的界限,進而正確認定犯罪并影響著對行為的定性與量刑。
這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涉案金額或者侵權產品的數量。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商標權犯罪要求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相同的商標,且犯罪數額達到法定要求;著作權犯罪要求侵權人擅自復制、出版、銷售了權利人的作品,且非法經營額或者侵權數量達到法定要求;商業秘密犯罪要求給權利人造成損失達到50萬元以上等等,只要侵權人越過了上述“紅線”,那么所要面對的將不僅僅是民事賠償,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今后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嚴格,侵權代價也越來越嚴重!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