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東莞市智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以及原審被告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
裁判要旨
本院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
本案中,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華為公司”)于2016年開始推出超級快充手機充電器。經華為公司長期、廣泛地推廣和使用,“SuperCharge/超級快充”充電器名稱以及其特定尺寸、白色外觀、圓潤轉角以及充電器機身三分之一處有橢圓形凹陷的裝潢設計均已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雖然凹陷設計款充電器并非華為公司所獨有,但與其他設計相結合時仍可呈現出區別于其他充電器的獨特特征,故“SuperCharge/超級快充”以及其特有裝潢可以認定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的具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和裝潢。東莞市智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智宏公司”)的相關上訴理由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在案證據顯示,智宏公司一方面生產了與前述商品裝潢高度近似的充電器產品,另一方面還在其自營1688店鋪中允諾銷售了帶有“華為”“超級快充”“SuperCharge”標識的商品,其行為容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已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的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雖然華為公司從掌之友公司(侵權產品銷售商)購買的明確標記有智宏公司生產的侵權產品上沒有“超級快充”“SuperCharge”字樣,但結合智宏公司在其1688平臺店鋪的允諾銷售行為,仍可綜合認定其擅自使用了華為公司具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和裝潢,容易引人誤認,構成不正當競爭。
智宏公司注冊成立于2020年,作為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及配件研發和產銷的企業,對華為超級快充充電器的名稱、裝潢等標識理應知曉。智宏公司在生產、銷售充電器產品時非但未予避讓,反而生產、銷售與華為超級快充充電器高度近似的充電器產品進行不正當競爭,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智宏公司雖主張其系委托加工方不應承擔責任,但一方面其二審補充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其受掌之友公司委托生產加工侵權產品,另一方面即便確系委托加工,在應知已知侵權可能的情況下仍然接受委托進行生產亦應承擔相應責任。因此,一審法院判決智宏公司就其被訴行為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均無不當。
裁判文書摘要
一審法院/案號 |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2023)京 0102 民初 27914 號 |
二審法院/案號 |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24)京 73 民終 980 號 |
案由 |
不正當競爭糾紛 |
二審合議庭 |
審判長 謝甄珂審判員 蘭國紅審判員 李迎新 |
法官助理 |
雒明鑫 |
書記員 |
楊 姍 |
當事人 |
上訴人(原審被告):東莞市智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東莞市。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文軍,北京中細軟律師事務所律師。 |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東莞市。法定代表人:趙某某,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坤舒,北京市正見永申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紅,北京市正見永申律師事務所律師。 |
|
原審被告: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定代表人:張某,執行董事。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敏,浙江杭知橋(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
|
一審裁判結果 |
一、智宏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與華為公司“SuperCharge”“超級快充”系列充電器外觀和名稱相同或近似的商品外觀和名稱,停止銷售上述侵權產品并銷毀庫存;二、智宏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華為公司經濟損失 80 000 元、合理開支 30 000 元,合計 110 000 元;三、智宏電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中國知識產權報》持續七天刊登聲明,消除因侵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四、駁回華為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
二審裁判結果 |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二審裁判時間 |
二〇二四年七月七日 |
涉案法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簡稱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七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 |
裁判文書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