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創業補貼申請流程(深圳市創業補貼資料)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深圳市創業補貼資料,以及深圳市創業補貼申請流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深圳大學生創業補貼
法律分析:深圳自主創業人員在經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認定或備案的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留學生創業園等(以下簡稱認定載體)內創辦初創企業,按照第一年每月1200元、第二年每月1000元、第三年每月700元標準給予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于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在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孵化載體以及認定載體外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的,按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6000元),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 實際租金低于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可在初創企業實際繳納場租滿3個月后,向初創企業注冊地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首次場租補貼申請,填寫補貼申請表,提交以下資料:1.本人身份證(驗原件、留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明和授權委托證明書)2.深圳市自主創業補貼申請表;3.經房屋租賃部門登記或備案的租賃合同(驗原件,留印件);4.繳納租金的發票(需與租賃合同相關內容一致);5.初創企業銀行基本存款賬戶(單位蓋章);6.稅務登記證(辦理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的不需提供)及納稅證明。
法律依據:《關于擴大自主創業扶持補貼對象范圍及提高補貼標準的通知》 (一)創業場租補貼標準 在經市直部門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認定或備案的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留學生創業園等(以下簡稱認定載體)內創辦初創企業的,按照第一年每月1560元、第二年每月1300元、第三年每月910元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在上述認定載體以及市、區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孵化載體外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的,按每月最高不超過65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7800元),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實際租金低于補貼標準的,按實際租金補貼。
個人創業補貼怎么申請
創業補貼申請如下:
1、符合條件人員帶齊相關材料到企業注冊地縣(區)人社部門申請;
2、人社部門受理審核,符合條件的進行公示;
3、公示無異議向財政申報核撥;
4、財政審核無誤后將資金撥付到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深圳創業補貼申請條件
法律分析:深圳創業補貼的申請流程如下:
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的證明材料,按照下列規定提出創業補貼的申請:
1、場租補貼
自主創業人員可在初創企業實際繳納場租滿3個月后,提出首次場租補貼申請,填寫補貼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
2、初創企業補貼
自主創業人員可在初創企業正常經營滿6個月以后提出初創企業補貼申請,填寫補貼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
3、社會保險補貼
自主創業人員可在其初創企業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3個月后提出首次社會保險補貼申請,填寫補貼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
4、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按年度申請。首次申請應于初創企業與戶籍人員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已為其繳交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后提出。申請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應填寫補貼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安排政府投資和確定重大建設項目時,應當發揮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增加就業崗位。
第十五條 國家實行有利于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就業環境,擴大就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就業狀況和就業工作目標,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用于促進就業工作。就業專項資金用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職業技能鑒定、特定就業政策和社會保險等的補貼,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微利項目的小額擔保貸款貼息,以及扶持公共就業服務等。就業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深圳市創業補貼資料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深圳市創業補貼申請流程、深圳市創業補貼資料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