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今天,“碳中和”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不言而喻的社會共識。
但在社會共識之下,還需要個人、企業、政府等各類社會主體的參與——其中毫無疑問的是,在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體量龐大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參與者。
其中,科技企業的角色尤為關鍵。
誰在“碳中和”賽道搶跑?
發展到今天,“碳中和”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不言而喻的社會共識。
從目前已有的情況來看,Google、蘋果、Facebook、微軟等世界級科技巨頭引領了100%可再生能源的潮流——當然,也有不少中國科技企業也已經在紛紛致力于“碳中和”。
它們當中,有的以綠色材料取代傳統材料,有的通過智能家電實現智能遙控,有的研發節能的空調制冷系統,有的則打造綠色供應鏈。不約而同的是,這些科技企業正在通過創新,融入到“碳中和”的大藍圖中去。
基于此,我們梳理和對話了部分在碳中和方面走在前列的中國科技企業,試圖勾勒出它們在“碳中和”藍圖下的積極動作。
①
聯想:左手綠色材料,右手技術創新
聯想在碳中和方面的核心切入點,是產品制造和供應鏈。
具體來說,為了助力碳中和,聯想通過打造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推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環保、綠色技術創新等方式來努力實現低碳發展,也通過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體系,引導和帶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實現低碳轉型。
在綠色材料方面,從2007年開始,聯想開始在聯想臺式機、筆記本、顯示器、服務器等產品上全線應用廢舊塑料再生技術,總計減少碳排放約6萬噸,相當于種300多萬棵樹。
在綠色包裝方面,自2008年以來,聯想引入可降解竹及甘蔗纖維包裝等技術,減少包裝材料用量3100噸。僅在2019/20財年,包裝消耗量就減少560噸。
在綠色能源方面,聯想還在合肥工廠建造了太陽能光伏項目,通過光伏一期和二期建設、空壓機能效提升和熱回收、水蓄冷改造和鍋爐低碳改造等綠色工程項目累計減少碳排放量6284噸,相當于種35萬棵樹。
針對生產環節上的技術創新,聯想在個人電腦生產制造基地聯寶工廠推廣使用的新型低溫錫膏技術(LTS)改變了電子產品制造業十幾年來的高熱量、高能量、高排放的難題。
目前低溫錫膏已經實現在PC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可節省高達35%的碳排放,實現年度節約碳排放1087噸。
同時,聯想先進生產調度系統(LAPS)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線閑置等方式,每年節省超過2696兆瓦時的電力,可減少2000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每年種11萬棵樹。
另外,這些舉措也帶動了聯想供應鏈企業的整體轉型。
多年來,聯想將自身減排實踐推廣至一級供應商及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促使供應商承諾減排、加大新能源使用力度。
②
美的:“智慧樓宇”為切口,智能家電來加持
美的助力碳中和選擇“智慧樓宇”作為切入點。
智慧樓宇被譽為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器,是“新基建”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隨著今年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降低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成了行業關注的焦點。
碳中和背景下,對樓宇系統產品提出兩大要求:一是大幅度提升能效;二是靈活響應電網調節需求。美的在2020年推出的第六代熱回收產品——超寬范圍三管制熱回收系統,可以在零下15至零上48攝氏度的超寬范圍內作業,具有高舒適性、高能效、超低溫小容量啟動等特點。
同時,美的發布《美控三大神經系統構建下一代智慧建筑》,重點布局智慧建筑全產業鏈,聚焦打造智慧建筑三大神經系統,其最終指向的其中一個愿景是低碳。
美的暖通與樓宇事業部上海美控公司總經理孫靖表示,如把建筑比作人,美的暖通與樓宇的目的是構造出建筑的頭腦、心臟、皮膚、骨骼、呼吸系統以及代謝系統,將建筑打造成一個有溫度、可感知、會思考的生命體。而美的旗下專注于智慧建筑的“美控”(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便是連接各器官的“神經系統”。
其中,美控的全系列樓宇自控產品,如DDC控制器、M-BMS樓宇自控系統等空調及弱電相關軟硬件核心產品,可以被理解為建筑的“自主神經”;其次基于行業場景,整合業務專項系統的集成,例如醫院中的智慧門診、智慧病房,軌道交通中的智慧站臺、高效機房等行業應用則是第二大神經系統——“周圍神經”;而第三大神經系統——“中樞神經“,則代表著針對智慧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美控基于美的集團基礎科研、先行研究、創新中心、高端制造、工程實施、合作網絡等優勢,實現從頂層設計、施工、調試到數字化運維平臺的整合,最終構建屬于使用者的“智慧建筑”,以實現安心、舒心、低碳、增效的愿景。
另外,美的積極發展對外合作,攜手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共同打造白電領域的首批“碳中和”智能家電,首批合作家電覆蓋多個智能家電品類,并將于今年推向市場,促進“碳中和”在家電行業的落地。
③
格力:打造綠色制冷技術,建設智能家居系統
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時代背景下,格力電器在節能創新技術領域的新突破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導向性,也成為制造業企業以科技創新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實踐。
早在2011年12月,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經中科院、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制冷學會、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等權威機構專家一致鑒定為“全球首臺高速大功率的直流變頻離心機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今年的制冷展上,格力官宣了新品10kV高壓直驅永磁同步變頻離心機組,該機組在穩定性、節能性相較于同類型機組又有了新的突破。
近幾年,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以“碾壓性”的高效制冷、省電節能等優勢屢屢中標國內外超級工程——人民大會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尊”、國核壓水堆示范工程及一些地區的國核核電站、港珠澳大橋珠??诎督煌屑~等等。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格力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自2015年安裝以來,人民大會堂年平均耗電量降低31萬度,節電率近32%;同時機房環境明顯改善,最高噪聲僅80分貝,全方位展現了民族企業的社會責任。
除了綠色高效制冷技術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成功應用之外,格力打造的智能家居系統也圍繞“碳中和”目標而進行優化。
例如,格力“零碳健康家”以格力光伏G-IEMS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為基礎,讓家居自主實現“發電”“儲電”“用電”“管電”一站式能源管控,為全屋家電用電供能打造環保型智能家居系統。
④
海爾:深耕園區,前端后端齊發力
海爾的中德工業園位于青島市黃島區,是國際先進的工業4.0示范基地,承擔中央空調、滾筒洗衣機、特種冰箱等產品的生產。
為了助力碳中和,海爾在其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賦能之下,將該園區打造成為了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燈塔基地”。
卡奧斯智慧能源總控平臺,實現“三流合一”。該平臺結合了能源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及海爾多年的能源運營管理經驗,實現了能源流、數據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
系統可以對園區電、水、氣、熱、壓縮空氣、污水處理、噴泉、光伏、照明、電梯等能源動力的產輸配用全環節進行集中、直觀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對園區能源系統管控和調度,提升整體效率。
針對前端,海爾在13萬平方米的園區屋頂上,年內將完成總裝機量13.5兆瓦的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年發電量超1500萬度,折合約減少1.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利用當地優質的風力條件,計劃建設3臺3兆瓦的低風速風機,年發電量預計為4080萬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5萬噸。園區降低化石能源使用,約合植樹造林4.8萬畝。
針對后端,海爾中德工業園區為制造、生產型園區,針對能源使用特點,在后端降低單臺能源消耗。
卡奧斯不僅賦能海爾中德工業園區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燈塔基地”,還以該園區為模板,打造提升能效、清潔能源、凈零排放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標準化模式,并復制到全國15個工業園區,55個互聯工廠實現全面覆蓋,預計在2050年實現全國范圍內海爾集團工業園區達到碳中和。
⑤
TCL:獨具一格,半辟半導體新賽道
TCL在終端產品上一直努力將環保理念融入產品開發的全生命周期,從產品設計起即考慮節能降耗的需求,研發采用節能降耗技術,并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能效,減少產品在生產與使用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更低功耗、更具環保優勢的Mini LED技術路線上,TCL是最早研發,最早布局,并最早實現Mini LED TV量產的廠商。
2018年,TCL便展出全球首臺Mini LED背光TV,2019年實現量產。之后TCL陸續推出了多款Mini LED TV產品,2020年其Mini LED TV全球銷量占比高達90%。2021年春發,又推出TCL X12 8K Mini LED星曜智屏,搭載第三代Mini LED技術OD Zero。
在顯示屏幕方面,TCL華星2019年推出首款玻璃基Mini LED產品——星曜屏,其能耗相比普通產品降低60%,以75吋產品一天開啟12小時核算,星曜屏的耗電將比同類普通產品每年減少1515度。此外,TCL華星23.8吋FHD顯示器,在目前市場普遍認證的能源之星(EnergyStar)ES7.0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優化實現Es8.0認證領先,耗能對比同類產品降低45%。
同時,TCL全面推行產業鏈綠色制造,強化技術創新,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通過綠色工廠建設、節能改造項目落實、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廢棄物減量管理等方法,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的綠色制造水平。
另外,TCL更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建設低碳環保的綠色生產園區。截至2019年末,TCL已在3個生產基地建成總裝機容量31.312兆瓦,年發電量超過3200萬度的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2020年7月,TCL科技參與中環集團混改,開辟半導體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新賽道,收購了中環半導體子公司。
中環半導體作為半導體光伏產業的領先者,"雙碳"目標下無疑被賦予了全新的歷史使命。中環半導體于2019年發布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G12系列,不僅突破了行業傳統尺寸,帶來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更高的生產制造效率、更將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降低6.8%。
同時,中環半導體與產業鏈合作,推出高效、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的G12疊瓦組件,為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貢獻智慧,也將助力"碳中和"目標加速實現。
⑥
特斯聯:AloT平臺+智慧方案,兩條腿走路
為了助力“30·60碳目標”實現,特斯聯從場景積累出發,通過數據平臺打通和AIoT技術賦能實現對整個碳排放行為的全周期監測,并正在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探索有中國特色的雙碳目標實現路徑。
其中,“AI碳中和云”的構建正是特斯聯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
特斯聯AI碳中和云作為一個統一的平臺,動態融合AIoT全域物聯感知數據、環境與資源大數據,將重點聚焦能源消費環節。
特斯聯AI碳中和云針對新型建筑的綜合能耗管理,節能和供熱制冷管理,能源消費數字化的管理以及環境數字監測,數字中心提效、生產生活方式互聯互通這六大核心能源消費場景,依托特斯聯智能操作系統TACOS和智能算法打造了六個與之對應的核心產品,它們分別是:樓宇自控,智慧燈光、超級能源管控AI能源云、智慧家居、高效機房以及AIDC云。
憑借上述產品,特斯聯將服務社區、園區、商業、文旅、工業、建設和IDC場景的碳中和需求。
同時,特斯聯開發了“AI CITY解決方案”,該方案是從城市的頂層設計出發,依托AIoT技術構建的城市整體數智化解決方案。
其早在規劃之初就融入了碳中和理念,并通過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場景數據可視化、能源排放可追溯。通過AI CITY的建設與運營,將為目標城市打造一個集自然與科技于一體的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空間。
特斯聯創始人兼CEO艾渝表示:“以重慶AI CITY首期項目AI PPARK為例,據測算,正式運營后,AI PARK每天的碳排放量遠遠小于碳吸收量。在建設運營16個月以后,AI PARK將有望中和建設階段產生的少量碳排放。運營50年后,也即到2071年,AI PARK還將吸收周邊約17萬噸二氧化碳。”
截至目前,特斯聯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推進AI CITY的落地,并已經與包括重慶、迪拜、武漢、德陽等多個中心城市達成AI CITY合作。
⑦
涂鴉智能:打造“最強大腦”,實現可感可視可控
涂鴉認為,家電是節電的重要場景。
涂鴉智能賦能硬件廠商研發“智能插座”,一旦為電器裝上智能插座,就能通過手機、語音來設置定時或者遠程開啟/關閉,甚至通過傳感器來控制電器開關,在待機時切斷電源,節約能源消耗。
憑借涂鴉IoT PaaS及全品類終端生態,涂鴉智能可以幫助開發者搭建集家庭能源服務、家庭能效管理、節能用電服務、家電設備用電監測等在內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地產商和社區運營商可以精準掌握能耗情況,實現電器設備的智能調節,以及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的閉環管理。在保證用電安全可靠的同時,為居民營造舒適宜居的環境。
同樣,涂鴉智慧能源行業解決方案的腳步也早已不止于家庭和社區,而是邁入了工業、商業、樓宇、園區等場景,賦能合作伙伴根據需求打造專屬的行業SaaS解決方案。
以樓宇和園區管理為例,涂鴉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對能源設備的多維度能耗分析及精準診斷,綜合管控能源消耗,最大化實現節能。即便是無人值守,也能結合樓宇自控、智能照明等系統,實現能源的可視化管理。
這一切的背后的秘密在于涂鴉智能打造的“最強大腦”。涂鴉通過AI+IoT技術將聯網設備高度集成、做到線上管理,并將海量數據匯聚在一塊大屏上,甚至能夠實現進一步的管理??筛小⒖梢暋⒖煽兀@正是涂鴉智慧能源行業解決方案的突破。
⑧
綠米:智能控制,可視化數據管理模式
傳統家庭設備都需要靠人力現場操作,如果出門忘記關空調,忘記關燈等等,一天下來就是好幾度電。通過智能家居,你可以通過App等方式實現遠程關閉設備。當然App控制還需要手動,還不夠智能。
Aqara 擁有眾多的傳感器設備,包括了人體傳感器、光照傳感器、門窗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等,搭配著使用就可以實現設備的自動控制,你無需動手,設備就可根據環境,根據你的需要實現自動控制。
比如說,當Aqara 的高精度人體傳感器判斷家里里沒有人的時候,可以實現自動關燈、關空調、關電視等等。當夜晚環境溫度慢慢降低,已經無需再開空調,空調可以實現自動關閉。
又比如搭配上Aqara的光照傳感器,當室內亮度過暗的時候,可以自動開窗簾,室內過亮時有可以調暗燈光,實現節能減排。
如果將上述功能放置于公共空間,結果亦然,且空間越大,燈具、空調等就越多,管理和人工成本更高,智慧化在期間的管理效率提升和節能就更明顯。
Aqara在北京某科技園的智慧辦公解決方案中,每天到了指定時間點,當指定區域沒有人的時候,可以自動關閉區域的電源和設備。每天當會議室沒人的時候,不僅會自動釋放會議室給其他人預約,也會自動關閉會議室所有設備,當有人來開會時又會自動開啟。
Aqara的大部分設備都具有電量統計功能,可為企業用戶提供數據可視化管理,讓用戶直觀的了解每個空間的耗電量、環境溫濕度以及每臺設備的工作狀態,便于了解最終能源的使用情況,從而進行精細化的優化管理。
⑨
結語:路漫漫其修遠兮
對于科技企業來說,無論是技術價值層面,還是社會價值層面,碳中和越來越成為一個關鍵詞。
尤其是在我國提出的“30碳達峰60碳中和”大目標下,作為減碳主體的企業積極投身到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之中,設定基于氣候科學的減碳目標并做出公開可信的承諾,避免“運動式”減碳。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30碳達峰60碳中和”目標,必將引起新一輪的產業革命。
由此,我國科技企業應擔當重任,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與科技力,做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先行者、低碳技術的拓荒者,發揮各自的垂直技術能力,賦能其他產業低碳發展——這條一個漫長的路,也是一項長期主義工程。
科技企業助力碳中和,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